截至2009年底,我國有近千家制藥裝備生產企業,可生產八大類3000多個品種規格的制藥裝備產品,并出口至80多個國家或地區。研發實力的不斷加強、產品品種系列的日益完善、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制藥機械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部分高端產品已開始替代進口。
縱觀我國近30年的制藥機械發展史可以看出,該行業具有市場周期性特征,即藥機市場發展動力源自于醫藥產業升級換代。據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2006年以后,隨著1998年版藥品GMP認證基本完成,制藥機械行業發展曾一度跌入低谷。
但是從2010年開始,隨著新修訂藥品GMP認證的實施,制藥機械市場再次回暖。2010年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制藥機械行業產值、利潤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從總體來看,近5年制藥機械行業發展呈現出七大特點:
一是開拓國際市場成績顯著。產品出口已不是個別企業的榮耀,而成為行業現象。
二是重視專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迅速增加。
三是緊緊圍繞新修訂藥品GMP的要求開發新產品,實現技術革新,尤其是無菌藥品生產裝備基本替代了進口產品,為醫藥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
四是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已被眾多制藥機械企業認同并執行,為醫藥企業提供符合新修訂藥品GMP標準的設備解決方案,幫助醫藥企業降低質量風險已成為制藥機械生產企業努力的方向。
五是制藥機械生產企業標準戰略意識普遍增強,紛紛主動參與制定行業標準。
六是企業管理水平普遍提高,部分企業已實現了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
七是產品的自動化在線檢測水平明顯提高。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的制藥機械已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并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重視。隨著國家醫療投入不斷加大、醫藥市場擴容,制藥機械行業將會繼續保持快速發展。